|
|
|
|
散熱風扇噪音定義:
快搜
物理上常用的音量定義方式是聲壓音量,以dB為單位。但是定義風扇的噪音量時,以風扇發出來的噪音功率來定義較合適,一般通用的風扇噪音單位是db(A) 。
噪音測試的方法:
依據ISO 3744, ISO 3745, ISO 7779,CNS 6753,JIS 8346測試規範。將風扇放置於背景噪音低於18.5db(A)之無響室中,待測風扇在自由空氣中運轉,距入風口一米處置一噪音計,測風扇的吸風面處,通過聲音採集設備彙整測得數據及繪出數據與聲壓位准趨勢圖。
八達威無響室(背景音8.7db(A))
噪音測試:
待測風扇在自由空氣中運轉,距入風口一米處置一噪音計,規範如下:
1.風扇放平,麥克風對準風扇中心
2.量測麥克風到風扇的距離,捲尺對準扇框中心
3.檢測麥克風到風扇的距離為1米時,如果讀取噪音值小於背景值+10dB時需調整測試距離。
風扇的工作噪音主要有三個來源:
軸承的摩擦與振動、扇葉的振動、風切噪音。
a.軸承的摩擦與振動:不但產生噪音,而且影響性能,縮短器件壽命,降低能源利用效率,是產品設計中儘量解決的關鍵技術問題。
b.扇葉的振動:一般採用塑料製作的風扇扇葉具有一定的韌性,可以承受一定程度的物理形變,同樣也會在推動空氣過程中因受力發生振動,但幅度一般較小。另一種較為嚴重的振動則是由於扇葉質量分布不均,質心與旋轉軸心存在偏心距所致。當扇葉面積(質量)或偏心距較大的情況下,可能會帶動風扇甚至散熱器整體發生振動,進而波及整個機箱。如果發生此類現象,則應懷疑風扇品質與工作狀態。
c.風切聲:流動的空氣之間互相沖擾,與週圍物體發生摩擦,葉片對氣流的分離作用,週期性送風的脈動力等,都會產生噪音。空氣流速越快,湍流越多,往往風噪也越大,而且會隨着風速的提高呈加速度增大。普通的軸流風扇會在扇葉與外框間的空隙處產生反激氣流,產生較大風噪的同時,更會對風量造成不利影響,也正因此出現了折緣、側進風等改良設計。
標稱噪音低於27dBA的風扇,均可歸入靜音之列;標稱噪音27~33dBA的風扇,勉強可算“安靜”,但無法忽視其存在;標稱噪音33~40dBA的風扇,單獨工作已經令人感到嘈吵,配合散熱片后更甚;標稱噪音在40dBA之上的風扇,一般為強勁的“ ”扇,本身工作噪音已不容小覷,搭配散熱片后長期使用 是對人耳忍耐限度的挑戰。
減少風扇噪音的方式:
1. 系統阻抗 (System Impedance)。一個機殼的入風口與出風口之間範圍占全部系統阻抗的60%至80%,另外氣流愈大,噪音相對愈高。系統阻抗愈高,冷卻所需的氣流愈大,因此為了將噪音降至最小,系統阻抗必須減至 程度。
2. 風扇轉速與尺寸。在滿足散熱的情況下,儘量選擇轉速低、尺寸大的風扇,一般轉速低、尺寸大的風扇與高轉速小的風扇相比,輸送相同風量時的噪音小。
3. 容許溫度。在一個系統內,散熱風扇的冷卻所需的風量與容許溫度成反比,容許溫度上升,必要的風量大幅度減少,所以稍微放寬強制溫度上升的限制的話,必要的風量下降,噪音也會減少。
4. 振動。整個系統的重量很輕,或系統必須按照某種規定方式運作時,特別建議採用柔軟的隔絕器材,以避免風扇振動的傳遞。
5. 電壓。散熱風扇電源電壓的高低也是風扇噪音的主要來源,電壓越高,旋轉速度也越快,振動也越大,噪音也會隨之增高。
關於BDW實驗室:
八達威實驗室成立于2018年,裝備業界 的流體、靜音等測試設備,為客戶和合作夥伴提供圍繞馬達/風扇應用的專業技術服務,涵蓋散熱制冷、通風淨化和運動控制等領域。
|
|
|
|
|
|
|
|
|